银屑病中医学称之为“白疟风”
银屑病中医学称之为“白疟风”,又名“松皮癣”“牛皮癣”“白壳疮”。由血热风燥或情志内伤而致,在皮肤红斑上反复出现银白色干燥鳞屑的慢性皮肤病,搔之屑落。其发病机制为脾肺湿热,外感风湿热邪,蕴阻于肌肤,郁久化热生燥所致;或因情志内伤,气机壅滞,郁久化火,毒热伏于
营血,致经脉阻滞,气血凝结,肌肤失养,故不断产生鳞屑而发病。此病时轻时重,不易根治。
一、临床特征
本病初起时皮肤上有边缘明显、大小不等的红白色斑片,或形如疹疥,继则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鳞屑刮除后,露出光红皮面和小出血点,并伴有轻重不同程度的发痒。好发于四肢伸侧及头皮,但也可以波及其他部位,呈对称性分布。夏季可能减轻或消失,冬季加重或复发。本病临床上分为四型:
(一)寻常型银屑病
本型最为多见,约占本病之95%以上。好发于壮年,皮疹多发于头皮与四肢伸侧,尤为肘膝与骶部。基本皮损为红斑和银白色鳞屑,有点滴状、钱币状等多种形态,皮疹边缘清楚。少数病人的指、趾甲可出现增厚及其表面呈顶针箍上的点状凹坑样改变。
(二)脓疱型银屑病
临床上较为少见而病情严重,常有全身症状,以红斑基底上散布多数小米大的无菌性脓疱为特征。
(三)红皮症型银屑病
本型病情较为严重,且不多见。全身皮肤发红,大量脱屑,皮肤因炎症浸润而肥厚或肿胀,皱折部位湿润,指、趾甲增厚呈污黄色,有时脱落,患者常有发热等全身不适症状。
(四)关节型银屑病
本型较为少见,常与红皮症型或脓疱型并发。关节损害以侵犯小关节与四肢关节而类似类风湿性关节炎为特征,常有发热、血沉加快、白细胞增多,常并发肺炎、全身感染而致死。
二、临床图谱
三、治疗要点
1.银屑病急性发作者,常有明显的诱因,如发病前有外感发热、扁桃体炎史、预防注射史、雨淋、外伤或精神刺激等。若银屑病屡发次数与扁桃体炎有明显联系,则可考虑行扁桃体切除术。
2.银屑病首次发病常在青少年中。部分病人有家族史,多数病人有反复缓解与加重的过程,缓解期长短不一,个别病人可演变成急性期脓疱型或红皮型银屑病,而且有的病人还可痊愈30年后复发。
3.初期和急性进行期的银屑病,不宜用过分刺激和复杂的疗法,宜用简单温和的疗法,并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消除对该病的恐惧和忧虑,增强治愈的信心。故许多小儿病人能迅速治愈,可能与精神负担较轻有关。
4.由于本病鳞屑生长迅速,故内服和外用抗肿瘤药物对银屑病虽有一定疗效,但会产生毒性反应,药前及用药期间要定期查肝、肾功能和白细胞计数等,且停药后易复发,故应慎重使用,常用药物有白血宁、氨甲蝶岭(MIX)、乙双吗啉等,但副作用极大。
5.临床观察表明:在具有杀菌、抑菌及抗病毒作用的清热解毒药中重用活血化瘀之品,可调节机体反应性,改善血液循环,直接或间接起到抗炎的效果,若配合外用保护性软膏,可获得较好疗效,且复发率低。
6.关于外用药的治疗,急性期不宜用刺激性很强的药物,以免激发红皮病。静止期可涂作用较强的药物,但应从低浓度开始。用前最好用水或肥皂洗浴,以除去鳞屑,增强疗效。
7.急性期应忌食腥发食物,尤其是鱼虾海味,辛辣酒酪,羊肉,多吃蔬菜水果。避免物理性、化学性物质和药物的刺激,防止外伤,切忌滥用药物,洗浴时水不宜过凉过热,且忌烫洗。
四、治疗银屑病验方
内服方紫草汤
生地黄15克,丹皮6克,紫草6克,金银花6克,蒲公英10克,紫花地丁10克,赤芍10克,丹参10克,地肤子10克,白鲜皮10克,白花蛇舌草15克,土茯苓30克,生首乌15克,炒苍术15克,炒山药20克,豆蔻10克,乌梢蛇16克,连翘10克。水煎服,一剂药服2天,一天3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
外用方
上午擦卤米松乳膏或卡泊三醇软膏,晚上擦黛柏除湿软膏(见后“外用方”)。
《王大夫浅谈牛皮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