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皮科病例讨论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1例

文章来源:酒渣鼻   发布时间:2021-7-23 11:50:02   点击数:
 

中医皮科病例讨论会

开放共享积极共赢

每周四

12:00

追更新·右上请标星

及时见·右下点在看

王丽: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1例

王丽

医学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激素依赖性皮炎、黄褐斑、白癜风等损容性疾病以及银屑病、湿疹、脱发、荨麻疹等慢性复发性疾病。

前言

尊敬的各位专家、教授,大家晚上好!很荣幸在这个平台分享这个病例,期待各位老师的点评。

专家点评

孙占学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学博士

.中国中药协会皮肤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兼秘书长及银屑病学组组长

·擅长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银屑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

李云峰

博士研究生

·中医院皮肤科

·北京中医药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

隋克毅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会、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康复医学会皮肤分会常务委员

·擅长损容性皮肤病的治疗。倡导辩证论治与中医外治相结合。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曾宪玉

主任医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医药促进会皮肤性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疗重症痤疮、难治性酒渣鼻、激素依赖性皮炎、难治性过敏性皮肤病、血管炎及皮肤疑难杂症,善于应用经方诊疗皮肤疑难杂症

自由讨论

张苍:

临床常见湿热证,首辨湿重于热还是热重于湿。临床常见寒湿证,如何鉴别湿多于寒还是寒多于湿?

如果能够建立清晰的鉴别标准,我们就可以把若干温病学派里治疗湿温的方剂借用过来,而不必每次都用姜附桂。

热气阻隔可以导致手足厥逆,湿气阻隔也可以导致手足厥逆。

寒可以舌淡苔白腻,湿也可以舌淡苔白腻。

是否可以用中湿与伤寒的脉来鉴别呢?脉阴阳俱紧,为伤寒?脉沉细为中湿(湿痹)?

立足于湿,我们可以注重中焦,有那么多芳香药备选。立足于寒,我们可以注重下焦,有那么多辛温药备选。

用温潜法多数会有效,但也经常好到一半就停滞了。是需要转向活血散瘀?还是从一开头就应该治湿而不是治寒?比如:藿朴夏苓汤与苓甘五味姜辛汤与潜阳丹的差别。

曾宪玉:

个人体会:口干面干苔黄干热重于湿,口干丘疹脓疱舌黄腻湿重于热。寒者多四逆畏寒脉沉无力水滑苔,寒湿者多来源于中焦,脾胃虚寒之症苔白腻多见。

确实,各方剂的方证辨证要点是关键。

欧阳晓勇:

脉缓或紧多属湿滞或寒邪,脉滑或数多属痰饮或温热。

有一分腻苔多有一分湿邪,有一分黄苔多有一分热象。

头面热证多虚火,实证多红艳,虚证白青浮。

先温潜,后建中运脾,多效。

龙永婷:

诊断上还是有争议的。玫瑰痤疮也要考虑的,虽然有激素使用史。

复方中药来外敷面部,使用在这种病人上,还是需要很谨慎的。所以我对王老师科室用复方中药湿敷还是很感兴趣的。我们科里用生理盐水,矿泉水,蒸馏水。

因人而异。大部分人还是适应生理盐水。遇到对蒸馏水都觉刺激的。

刁庆春主任科里用的多的甘芩合剂,病人反应也挺好。重庆返诊的人接受的不少。

李凯:

白鲜皮大剂量出现肝功能损坏的概率很大,要小心。

西药外用药除激素外,有些用也会导致红血丝,不建议用,无为而治,外用药可以不用更好。使用外用药容易激惹或者增加红血丝不良反应。

生理盐水湿敷实际在蒸发过程中变成高渗了,蒸馏水矿泉水个人觉得更好。

孙占学:

医院龙永婷?我认为可以合并治疗,诊断不用追求太细,宁大勿小。个人见解。

李凯-医院?说的对,最好不用白鲜皮。

王庆杰:

我在临床中治疗热盛于湿的患者用的是周冬梅老师和张苍老师主编验方十一讲的凉血五花汤合枇杷清肺饮加减,湿盛于热苔白腻者除湿胃苓加凌霄花,野菊花,只壳,砂仁效果很好。

文献分享

张会杰

本期主创

病例提供:医院

点评专家:孙占学北京中医院

李云峰中医院皮肤科

隋医院

技术总监:曾宪玉医院

主持:刘忠森青岛医院

文献分享:张会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资料整理:中医皮科青年学者高峰论坛志愿者

责任编辑:医院

出品人:医院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xfchina.com/bqzd/114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