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一个年轻人正举着判决书,热泪盈眶,宣告一场战争的胜利。
一年多前,他把自己的亲生父亲送上法庭,最终让父亲一审被判死刑。
有人问他,如果二审判决这个结果改变,他会怎么做?
他答:“一层层往上告。”
言下之意,是他一定要“父亲”死,他只接受这一个结果。
在“父亲”烧伤母亲,导致母亲离世之后,这个叫陈昌雨的年轻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父亲偿命。
成为“不孝子”,不是这场战争的起点,或许也不是终点。
“父亲”
如果父亲不是那个男人,陈昌雨的童年,会镶上幸福的金边。
在他刚满月时,父亲陈继卫就因为持刀抢劫,被判入狱十年零六个月。
陈昌雨从没见过父亲,却因为父亲背负骂名,村里的孩子叫他“寡妇的儿子”“劳改犯的儿子”。
但母亲很爱他,小时候陈昌雨想要什么,她都能尽力满足,会给陈昌雨唱儿歌哄他睡觉。
陈昌雨评价她是一个坚强、漂亮、善良的女人,对自己特别好。
一个冬天,下了一场特别大的雪,路上下了厚厚的雪,陈昌雨当时要去学校考试,但没有买棉鞋,母亲心疼他,担心他的脚冷,背着他走了两三公里,把他送到了学校。
但母亲也没有棉鞋,穿的还是雨靴。
母亲的脊背,仿佛为陈昌雨在寒风之中撑起了一片春色。
但那个顶着父亲身份的陌生人回来时,这一切都崩塌了。
那一天,陈昌雨跟着妈妈去接一个人,他跨了一个火盆,在外边吃了一顿饭,经过了旅途劳顿,回家之后,鞭炮被点燃,响得噼里啪啦。
然后,他就被要求叫眼前那个壮壮的、有纹身的男人“爸爸”。
那一年,陈昌雨7岁。
图源:陈昌雨微博
暴力仿佛是陈继卫征服世界的唯一手段。
他出狱后做起了贩牛生意,时常用鞭子和棍子虐待牛,好几次把鞭子打折,把牛角打掉。
这种暴力以陈继卫为圆心,如海水冲刷、侵蚀着周围的诸多事物。
很快,海浪淹没母子俩。
因为被用玩具枪指着,陈继卫用电饭煲的电线抽儿子,打得儿子满身青一块紫一块,还曾经把儿子的门牙打掉。
有次陈昌雨力气小没牵住牛,摔在地上,陈继卫没看他有没有受伤,反而上来就是一顿暴打,指责他:“为什么不拉好?”
陈继卫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是:“牲口我都能教好,你个小*崽子,我还打不好吗?”
母亲也同样遭殃。
陈继卫用水烟筒打她,把水烟筒都打得折断,还往她身上砸啤酒瓶,砸得满地都是玻璃渣。
当时尚且年幼的陈昌雨,面对那股狂风骤雨,只能躲在角落瑟瑟发抖,看着这一切发生,不敢也不能保护母亲。
陈昌雨至今仍说不出父亲具体的身高,他承认,是因为自己从来不敢正视他。
陈昌雨13岁那年,陈继卫因盗窃再次入狱,这次是3年。
上天总是残忍的,喜欢短暂赐予人希望再收回,以便在将来映衬痛苦。
那3年,陈昌雨过得快乐,因为家里没有所谓父亲的存在,但也不快乐,因为他知道,那个烂人还是会回来的。
陈昌雨喝过两次农药,第一次他四年级,和父亲发生冲突之后喝了农药,是母亲及时发现,医院洗胃,才把他救了回来。
第二次是在初二,临近中考,他的压力很大,加上知道父亲即将出狱,他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又做了傻事。
在喝农药之前,因为焦虑,他已经用美工刀在手臂上划出一道道伤痕。
刀痕深深浅浅,那条牵连痛苦的线却始终未被割断。
母亲
陈昌雨的母亲叫禹秀英,年轻时候,也是敢爱敢恨的直爽性格。
她原本有婚约,因为赶集时认识了陈继卫,便毅然毁约,把礼金都退了回去。
图源:陈昌雨微博
禹秀英的父母原本不同意这门亲事。
在他们看来,陈继卫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小学没毕业就开始混,动不动就打架,是个没什么前途的人。
而且,陈继卫的父亲是盲人,母亲是聋哑人,家徒四壁,连彩礼都拿不出。
但陈继卫趁赶集时,带人抢了亲,据说还强行和禹秀英发生了关系。
禹秀英最终没办法,嫁到了那个叫述迤村的地方,连房子都是借邻居的。
陈继卫和禹秀英的结婚照图源:极昼工作室
两年后,陈昌雨出生了。
没多久,陈继卫入狱,禹秀英不得不一个人照顾公婆和儿子,挑起了家里的担子。
村里刚通电时,她连20块钱电费都交不起,只能点蜡烛。
母子俩也曾找亲戚租房,但很快被赶走,在走投无路时,他们在陈昌雨爷爷奶奶的小房间里隔出半间,母子俩就这么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陈继卫生活的村庄,图源:在人间Living
那时,禹秀英靠种一些基础农作物维持生活,为了让儿子不哭闹,禹秀英背着儿子下地,背袋都背坏了四五个。
后来,禹秀英总是止不住地流鼻血,纸巾都堵不住,经过检查,她患上的是心脏病。
她做了心脏搭桥手术,胸口留下长长一道疤,陈昌雨一直觉得,那是母亲过度劳累的后果。
在陈继卫第一次入狱的那段时间,禹秀英曾可以选择逃离。
因为和陈继卫还有感情,因为想让儿子的家庭保持完整,因为怕恼羞成怒的陈继卫伤害身边的人,她最终选择了等待陈继卫回来。
她总是为别人考虑得很多,为自己考虑的却很少。
初中毕业后,陈昌雨没能考上高中,禹秀英想让他读职中,但他拒绝了。
当时他想,如果他去读书,就摆脱不了陈继卫的“魔爪”。
他决定逃离,那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
他去县城投靠小姨,当家电维修学徒,又去昆明的花店打工,工资只有一千多,时常一天只吃一顿饭。
后来,看到广东一家公司招工,他便去了广东,进了工厂。
图源:澎湃新闻
那时,陈继卫第二次出狱,监狱生活并没有去掉他的劣根,他依旧对禹秀英很坏,动辄打骂。
他经常指责禹秀英“白吃白喝”,不给她钱用,有时候实在缺钱,禹秀英只好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