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疱疮丨本想安度晚年,却又遭遇巨变

文章来源:酒渣鼻   发布时间:2017-12-15 21:11:02   点击数:
 

患者:

女,75岁,年11月19日因“四肢、躯干泛发水疱4月余”就诊。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脚红色丘疹,瘙痒,继起白色小水疱,逐渐融合成片,双手继起同类型水疱,后泛发于全身,疱液由白色转变为淡黄色浆液性。外院组织病理示类天疱疮,予中药内服(具体不详),以及外用卤米松软膏等治疗,治疗后疱疹逐渐消退,但停药后以上症状反复,再次服药后未明显好转,且呈进行性加重。

刻下症见:

四肢、躯干泛发较多大小不一水疱性红斑,瘙痒,不思饮食,夜寐欠安。

查体:

慢性病容,鼻饲饮食,营养状态较差。四肢躯干散在暗红色甲盖至掌心大小类圆形水疱性红斑,部分融合,部分红斑及正常皮肤上可见大小不等张力性水疱及大疱,疱壁薄而松弛,疱液为淡黄色,尼氏征(-),疱破后可见鲜红色糜烂面,伴渗出。部分皮疹已结痂,可见暗褐色色素沉着斑。留置尿管,大便干。舌暗红,少苔,脉沉。

组织病理检查:

表皮与真皮分离,真皮浅层见多量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结合临床不除外类天疱疮。

西医诊断:大疱性类天疱疮;

中医诊断:天疱疮。

辨证:心火亢盛,脾虚湿阻;

治法:清心泻火,健脾除湿。

方药组成:

金银花20g,草河车10g,鸡内金10g,桑白皮15g,益母草20g,北沙参20g,马齿苋30g,麦冬15g,焦三仙30g,淡竹叶6g,茯苓15g,凌霄花15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复方氯霉素搽剂、甘草油外用。

年12月3日二诊:患者用药后仍有新发小水疱,但较前减少,每天7或8个新发水疱,瘙痒仍明显,夜间重,夜寐欠安,大便干较前好转,舌暗红,脉弦滑。经治好转,效不更方,加强健脾利水之力,上方去益母草、北沙参,加生白术30g、冬瓜皮15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复方氯霉素搽剂、甘草油、维生素E乳膏外用。

年12月17日三诊:患者诸症明显好转,有新发水疱,数量减少,伴瘙痒,舌红,苔薄,脉沉。再增凉血解毒之品,上方草河车增至12g,去淡竹叶,加金银藤15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年12月31日四诊:患者诉近1周每天2或3个新发水疱,舌红,苔薄白。上方金银花增至25g,冬瓜皮增至20g。

患者连续服用上方40余剂,无新发水疱,无明显瘙痒等不适,但因患者为高龄,鼻饲饮食,现身体消瘦,营养不良,故继续巩固治疗,并嘱其注意调护,以防复发。同时忌食海产品、鸡鸭肉、牛羊肉、黑木耳、菌类等发物,辣椒、茴香、韭菜、油炸、烧烤、干果、芒果、榴莲、桂圆等热性食物及烟、酒类。

讨论: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类严重的全身性大疱性皮肤黏膜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泛发性、反复发作性。典型表现为正常皮肤或红斑基础上的紧张性水疱。治疗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为主[1-2],此法虽见效快,但不良反应大,易复发,复发后难以控制。

本病属中医学“天疱疮”“湿疮”“浸淫疮”范畴,《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决》曰:“此证初生如疥,搔痒无时,蔓延不止,抓津黄水,浸淫成片,由心火、脾湿受风而成”。可见其病机多为心火炽盛,脾虚湿滞,湿火互结,蕴久成毒,浸淫成疮,外感风邪而成。《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该患者长期鼻饲饮食,脾胃长久不用则废,脾虚湿蕴,郁久化热成毒。

陈可平

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简介:

陈可平,女,汉族年7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5年、中医系)。年8月至今,医院从事皮肤科专业工作26年。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擅长:

痤疮、湿疹、黄褐斑、银屑病、白癜风等病。本人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水蛭是一味破血消癥的良药,水蛭在皮肤病瘀血证的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舌上有瘀斑的患者,用其它的活血药,瘀斑都不能消退,而用水蛭治疗一周,即可见效。治疗银屑病时,加水蛭可缩短疗程,一般三个月,皮疹可完全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服药后,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妇女经期服用后,月经量未见增多。运用中医辨证用药,加水蛭治疗银屑病,硬皮病,扁平苔藓,皮肤肉芽肿,黄褐斑,痤疮,过敏性紫癜等疾病,均收到满意效果。

网站全面上线,更多精彩,猛戳原文链接

赞赏

长按







































白颠风是怎么引起的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xfchina.com/jbcs/6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