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痘痤疮
病因详情:痤疮也叫青春痘,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
详见症状:
1、多发生于15-30岁的青年男女,皮损好发于面颊、额部,其次是胸背部、肩部,多为对称性分布,常伴有皮脂溢出。
2、初发损害为与毛囊一致的圆锥形丘疹,如白头粉刺及黑头粉刺,白头粉刺可挑挤出白黄色豆渣样物质,而黑头粉刺系内含脂栓氧化所致。
3、皮损加重后可形成炎症丘疹,顶端可有小脓疱;继续发展可形成大小不等暗红色结节或囊肿,挤压时可有波动感,经久不愈可化脓形成脓肿,破溃后常形成窦道和瘢痕。各种损害大小深浅不等,常以其中一、二种损害为主。
4、一般无自觉症状,炎症明显时可有疼痛。痤疮病程慢性,时轻时重,部分患者至中年期病情方逐渐缓解,但可遗留或多或少的色素沉着、肥厚性或萎缩性瘢痕。
诊断鉴别:
根据青少年发病、皮损分布于颜面和胸背部、主要表现为白头、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等多形性皮损等特点,临床易于诊断,通常无需做其他检查。有时需要与酒渣鼻、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皮脂腺瘤等鉴别。
治疗详情
经验秘方:1、局部外用药物(四联方交换使用,见图片)
内服中药:公英10克,天葵10克,菊花10克,生地15克,地丁10克,金花银15克,赤芍10克,甘草5克;每剂水煎2次,分为2次口服,每天一剂,连服3天为一疗程。
注:此为经验方,采用内服与外用结合,中药调理为主,外用四联方同一天使用。其总有效率约达80%。
————————————————————————
祝君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简义训:
国家执业中医师。
广东省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医师。
广东省民间传统中医学研究会理事。
专长中医内科、儿科妇科、胃炎鼻炎及各种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