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豆一草汤清热解毒特效

文章来源:酒渣鼻   发布时间:2021-8-2 12:03:02   点击数:
 白癜风症状有哪些 http://m.39.net/pf/a_4541968.html

“宁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在人们长久的劳作生活中,豆类被提到了越来越高的位置。豆子,不仅仅作为食材,中医、中药学也总结出了各种豆类的药用价值,一些有关豆子的方剂流传至今。

最有名的应该属“三豆饮”。《世医得效方》载:“三豆饮治天行疹豆,活血解毒。或觉乡井有此证,预防之则不染。”坊间则传三豆饮出自春秋时期的扁鹊,不过梁秋实说:“三代以上的事情多不可考。”就不必纠结了。“赤小豆、黑豆、绿豆(各一升)甘草(半两)”是三豆饮最初的配方。赤小豆有“疗寒热热中消渴,止泄痢,利小便”的功效。现在人们常将赤小豆与红豆弄混,《本草纲目》中对此有一段说明:“此豆以紧小而赤黯色者入药,其稍大而鲜红、淡红色者,并不治病。”此豆,指的就是赤小豆了,而稍大而鲜红者,是常见的红豆。黑豆,在《本草纲目》中称作“黑大豆”,李时珍认为黑大豆“煮汁饮,杀鬼毒,止痛。”饥荒的年代,黑豆也被用于救荒济饥的重要粮食。绿豆,因”绿“而得其名。”煮食,消肿下气,压热解毒。”夏日酷暑,喝上一碗冰镇的绿豆汤,过瘾又消暑。甘草,主治伤寒咽痛。可能是因为“是药三分毒”的心里作祟,又或者是甘草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群。现在三豆饮的制作,大部分用冰糖替代了甘草。一人份的三豆饮,赤小豆、黑豆、绿豆各用上20克足矣。三种豆洗净后,用温水净泡30至60分钟,倒入砂锅中,加水。大火烧开后小火煮两个小时,中途注意不要将水烧干。三豆饮快煮好时,加入15g左右冰糖,不需要太甜。三豆饮不挑季节,想吃的时候,花点时间煮上一份是值得的。

春季是木气升发,万物萌生的季节。草木吐绿,鸟兽交尾,生意盎然。人体的肝木之气亦徐徐生发,机体进入新的一年的阳气升浮阶段,焕发出崭新的生命朝气。

然而这段时间,天气就像小孩子的脸,一天一个样,气温飞速上升,最近是不是又有许多小伙伴喉咙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红肿、咳嗽、眼睛干涩、心火旺睡不安稳、脸上发痘...

种种这些都是“上焦热下焦寒”的虚火上炎,在这时候千万不要喝菊花茶、金银花茶等寒性凉茶来去火,身体可是会受不了的。

如果自己或者家人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可以试试乌梅三豆饮。最近小编就各种冒痘,正好又是上热下寒体质,就买了乌梅,绿豆、黄豆、黑豆回家煮乌梅三豆饮连喝3天,痘子就平下去了。

乌梅5个、黑豆、黄豆、绿豆各一把,白糖两汤匙,加水大火煮开后,小火煮至豆子出沙即可,也可以用隔水炖盅炖1-1.5小时。

——此方出自张涵《圆运动古中医临证应用》,用的都是食物,煮出来酸酸甜甜,无任何副作用,老少皆宜。

煮好了就喝浓汤,不可隔夜,隔夜则变性,豆子可不吃,豆类吃多了胀气,孕妇可少放一点乌梅或者不加乌梅,只喝三豆饮,不喜欢乌梅也可不加。

味酸,能收敛外散的相火,大补肝木之气,生津液。肝木主疏泄,疏泄太过,相火就会过分地外散。乌梅能扭转这种失衡的气机。

补脾胃,又不会阻遏气机运行。而且,乌梅的酸和冰糖的甘味合在一起,除逆(可以预防16年气机逆而出现的温病)。

黄豆和黑豆养肝木,补中气,降肝胆经相火,绿豆清肺热。

“乌梅三豆饮”适宜什么人喝?

给上热下寒的人降虚火。

明明是虚得不要不要的人(没精神、爱睡觉、容易累),可比谁都爱上火。喉咙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眼睛干涩、红肿、咳嗽、心火旺睡不安稳、脸上发痘……然而又容易尿频、腰腹冷痛。

种种“上焦热下焦寒”的虚火上炎,都可以在上火的时候喝这个茶,或平时偶尔喝一下预防。比喝凉茶一味清火靠谱倍。

因为此方最“平淡和养”,它只是帮你把你原本的阳气敛藏住,丝毫不伤及“根本”。

也正因如此,实证的上火症状不能用这个方子,就是那种平时身体倍棒,突然上火的,一般是实火,不能用,因为乌梅、黄豆皆是补品,不虚忌用。

扁鹊三豆饮是很多人都听说过的食疗方,三豆汤及其加减方的临床运用

《本草纲目》记载扁鹊三豆饮由绿豆、赤小豆、黑豆、甘草节组成,治疮毒初起,又治“天行痘疹,预服此饮,疏解热毒,纵出亦少”。故历代医家多将此方用治痘疹、疮毒之症。

实践验证,本方药性平和,味甘而淡,不伤胃气,而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养肝润肺,滋燥生津诸作用。具有滋养之功,但滋而无滞;虽清热解毒,但清而不伐。全方清中寓补,补中寓清,若能灵活加减,除疮毒、痘疹之外,还可用于因风、热、燥、火等阳邪为患,导致伤津耗液之燥热等证;更适用于脏腑功能失调如内脏津亏,或脏腑燥热伤阴之证,如肺肾阴虚、肝肾阴虚、肺虚燥热、肺胃郁热、肝虚不眠等方面。经多年广泛运用于临床,灵活加减,疗效颇佳。

一、基础方及各豆功能

1.基础方及加减药味

(1)基础方:黑豆、绿豆、赤小豆。

(2)替换用药方:淡豆豉、扁豆。

(3)加减法:疏风解表,加桑叶、薄荷;清热解毒,加金银花、连翘;泻火解毒,加黄芩、栀子、生石膏;破滞去癖,加枳实、焦山楂;清咽利膈,加牛蒡子、桔梗;宣肺止咳,加杏仁、贝母、枳壳;宣透痘疹,加蝉蜕、芫荽、香菌脚;祛风止痒,加僵蚕、蝉蜕、刺蒺藜;清热消肿,加玄参、夏枯草;清心除烦,加竹茹、灯心草、栀子;养阴润燥,加麦冬、沙参、枸杞子、五味子;养肝润燥,加乌梅、冰糖;补益脾肺,加山药、莲子、薏苡仁;补脾养阴,加太子参、乌梅、山药。上列各组药物,视病情需要可选择一二组加入。

2.各豆的功能

(1)黑豆:性味甘、平,入肝、肾二经,功能活血,利水,祛风,解毒。本品尚有润肾燥而止盗汗,补肾虚而止遗尿之功。

(2)绿豆:性味甘、平、入心、胃二经,功能清热解毒,消暑,利水。《药性三字经》谓本品“通行十二经”“解一切药草、牛、马、金石消毒"。

(3)赤小豆:又名赤豆、红饭豆。本品性味甘、酸、平,入心、小肠二经。功能利水除湿,止痒,和血排脓,消肿解毒,古人有“久食瘦人”之说,

(4)淡豆豉:由黑豆经加工发酵而成,性味辛而微苦,入肺、胃二经有解毒除烦之功。但因炮制方法不同而性味各异。用青蒿、桑叶同制者,则药性偏寒;用麻黄、紫苏叶等同制者,则药性偏温。

(5)扁豆:性味甘、微温,入肺、脾二经,健脾养胃,消暑除湿,补阴而不滋腻,化湿而不燥烈,为缓和滋养之品。

二、临床应用

用于麻疹

(1)麻疹初期,证偏阳热者:用淡豆豉、黑豆、绿豆,加桑叶、薄荷、蝉蜕、香菌脚。若服后疹出顺畅,发热渐退,改用赤小豆、黑豆、绿豆加乌梅、冰糖,养肝润燥生津,以资调整。

(2)麻疹后期:热退、疹消,如出现视物不明,皮肤瘙痒者,若属热伤肺阴,肺阴受损,宜清肺热、补肝阴为主,用黑豆、绿豆、扁豆、蝉蜕、关蒺藜、赤芍、枸杞子治之。痒止后,仍用三豆加石决明、广木贼、关蒺藜、密蒙花、鸡肝,滋肝明目,以恢复视力。

(3)麻疹靥后:若肝肺余热不尽,症见低热持续,微咳不止,治宜养阴润燥兼清肺经余热,用三豆汤合二仙汤(黑豆、绿豆、赤小豆、黄芩、杭白芍)治之。如服后热退咳止,继用三豆汤加乌梅、冰糖,酸甘化阴调治为宜。麻疹后期,变证颇多,如属有余之证,或余邪未尽,或肝肺津枯,均可采用三豆汤加减治之。

2.用于风热和火毒

(1)表邪外束,肺胃部热,发热,咳嗽,头身疼痛,舌红,苔薄黄或薄白少津,脉浮数,证属风热袭肺,肺气不降,(如支周感染等)治宜疏散风热,降逆止咳,方用枳实三豆银翘散(枳实、黑豆、绿豆、淡豆豉、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桑叶、贝母、苇根)。

(2)外受表邪,肺胃郁热,咽痛较剧(如急性扁桃腺炎等),用枳实三豆银翘散加桔梗、甘草。

(3)大头瘟,风湿犯肺,三阳经郁热,致颜面漫肿发红,头痛寒热、脉数,舌红,治宜清热泻火,疏风解毒。用三豆汤加味(黑豆、绿豆、赤小豆、淡豆豉、生石膏、桑叶、金银花、连翘、紫草、焦山楂、僵蚕、蝉蜕、淡竹叶)。

(4)痄腮一般由风温病毒所致者,症见发热,一侧或两侧腮腺肿胀疼痛,拒按,舌红,脉数。治宜疏风清热。方用三豆饮加味(黑豆、绿豆、淡豆豉、金银花、荆芥、连翘、夏枯花、僵蚕、板蓝根)。

(5)风热所致其他疾患,如荨麻疹、急性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紫斑、天疱疮、漆疮、急性蜂窝织炎等,各病表现虽然不同,但病因均多为风热、火毒阳邪外侵、肺胃郁热,病位反映均在皮肤、肌肉。肺主皮毛,胃主肌肉,故均可用枳实三豆银翘散加减治之。

3.用于其他方面

(1)小儿高热惊风:症由高热伤津,肝失濡养,热极生风所致者,用黑豆、绿豆、淡豆豉加钩藤、僵蚕、蝉蜕、竹茹。

(2)酒渣鼻初起,多因肺胃郁热所致,可用枳实三豆银翘散治之。

(3)妇女更年期综合征:虚烦,自汗,低热,血压波动,脉弦或沉弦,证属肝肾阴虚,津液不足者,可用黑豆、绿豆、淡豆豉加山茱萸、枸杞子、五味子、乌梅、橘络、竹茹、冰糖;如属胆热痰滞,烦躁,失眠者,可用栀豉温胆汤加黑豆、绿豆、橘络、石菖蒲、远志;如属肝阴虚较重者,用三豆汤与生脉散合方服用(黑豆、绿豆、赤小豆、太子参、麦冬、山茱萸、乌梅、冰糖)。

(4)小儿遗尿,属肝旺脾虚者:用黑豆、绿豆、扁豆、怀山药、莲子、乌梅、冰糖。

(5)小儿腹泻后,脾弱肝旺,饮食不为肌肤,形体消瘦,形怪喜哭:证属肝脾失调,治宜调和肝脾,用黑豆、绿豆、扁豆、桑叶、乌梅、冰糖、竹茹、灯芯草治之。

(6)多发性疖疮,属风火湿热者:治宜清热解毒,祛风利湿,用黑豆、绿豆、赤小豆、桑叶、荆芥、金银花、连翘、僵蚕、牛蒡子、蝉蜕、甘草。

(7)预防流感:可用黑豆、绿豆、淡豆豉、桑叶、乌梅、金银花、连翘、冰糖。

(8)预防麻疹:可用黑豆、绿豆、赤小豆、紫草、金银花、甘草。

(9)食物过敏周身发痒,奇痒难耐者,用枳实三豆银翘散治之。

(10)药物过敏,或药物中毒:用黑豆、绿豆、赤小豆、防风、甘草冶之。

三豆汤及其加减方的临床运用,范围甚广。总之,大凡急性、热性,津液亏损等疾患,均可在三豆汤的基础上加减使用。

三、病案举例

例一

张某,男,2岁。发热持续7日,心烦闷,唇焦燥。咳嗽流涕,小便短赤。舌红,脉数。耳前后疹出隐约。脉症合参,显系风温束肺,阴液受损,致疹不外达。治以清热透疹,佐宣肺养液。用三豆饮加味。

处方:黑豆10克,绿豆15克,淡豆豉10克,桑叶10克,薄荷5克,香菌脚3克。公鸡冠血数滴为引。

上方服2剂,疹自胸背渐出达于手足,热亦减退,胸闷心烦消失。凡治疗者须知,胸闷一分不减,痧出一分未透,此临证至关重要者。

二诊:疹出顺畅,但患儿夜间少寐,易惊,思水较多。此系疹出伤津,津虚不眠。用三豆饮加减。

处方:淡豆豉10克,黑豆15克,绿豆15克,桑叶10克,乌梅15克,竹茹6克,加冰糖少许为引。

服1剂,能安静入睡,此时疹子渐靥。

三诊:将原方淡豆豉易扁豆,增强健脾养肝和肺调治而愈。

例二

王某,男,7岁。麻疹靥后,两眼视物逐渐不明,且兼周身皮肤发痒,舌质红,微有薄白苔、脉弦兼细。尿短少,胃纳不佳。形体消瘦,急躁不安。此为疹出热邪伤阴、肝肺阴液耗损。治以润肺养肝,滋津复液。用三豆汤加味。

处方:赤小豆10克,黑豆15克,绿豆15克,蝉花15克(无蝉花可用蝉蜕),赤芍10克,枸杞子15克,乌梅15克。冰糖少量为引。

二诊:上方服3剂后,皮肤发痒已止。原方赤小豆易扁豆、加石决明、广木贼及鸡肝1个。

三诊:上方服12剂,视力逐渐恢复。

例三

李某,男,4岁。麻疹已靥,但发热持续(体温38℃左右)不退,且咳嗽,自汗,喘促。脉弦数,舌红苔黄腻质干。诊为疹毒未尽,复受热邪、郁遏肺经。治以清热解毒平喘。方用三豆汤合二仙汤。

处方:淡豆豉10克,黑豆15克,绿豆15克,桑叶10克,黄芩6克,杭白芍15克。

二诊:上方服2剂,热退喘咳止。仍用三豆汤,淡豆豉易赤小豆,减黄芩、杭白芍,加乌梅15克,用冰糖少许为引,调理而愈。

例四

杨某,女,21岁。发热3日,头胀痛,继之头面漫肿,颜面灼热疼痛。舌红少津,苔薄白粉刺,脉数。口臭,便秘。西医诊为颜面丹毒,转中医诊治。证系风温犯肺,三阳经部热、肺胃气机阻滞,表里俱热。治以清热解毒,宜疏通气机为主。方用三豆汤合升降散。

处方:赤小豆15克,黑豆20克,绿豆30克,僵蚕15克,蝉蜕10克,姜黄10克,大黄6克,桑叶10克,紫草6克。

二诊:上方服2剂,便通,头面肿势渐消,热减退,方用三豆汤加味。

处方:赤小豆15克,黑豆20克,绿豆30克,紫草6克,焦山楂30克,生石膏30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僵蚕10克。

三诊:上方服2剂,颜面肿势全消,且脱皮屑。此时出现虚烦不眠,苔粉刺已退,转现舌红少津,用三豆汤合温胆汤加山茱萸15克,乌梅15克,桑叶15克,调治而愈。

例五

张某,男,41岁。发热39℃,已3日,左下肢膝关节以下灼热疼痛。逐渐向下蔓延至足背,行走不便。西医诊断为急性蜂窝织炎,转服中药治疗。察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数。全身酸困,尿短赤。诊为风湿外束,肺胃湿热,治以清热、解毒、化湿为主,方用三豆汤加味。

处方:淡豆豉15克,黑豆20克,绿豆30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生石膏30克,枳实10克,焦山楂30克,僵蚕10克,紫草10克,桑叶15克,白茅根10克。

二诊:上方服3剂,热退,下肢红肿灼热疼痛大减,且能行走。继以三豆汤加驱风除湿剂。

处方:赤小豆15克,黑豆20克,绿豆30克,土茯苓15克,薏苡仁30克,蝉蜕10克,独活6克,赤芍15克,枳壳10克,牛膝10克,荆芥6克,连翘15克,川芎6克,柴胡6克。

三诊:上方服2剂,下肢红肿疼痛全止,病已减去七八。脉由弦数转缓,继用三仁汤合三豆汤祛湿解毒,调治而愈。

例六

方某,女,48岁。经期前后,皮肤发痒,虚烦不眠,潮热,心烦,手足热感较重,此证已持续3年,近半年来,发作更甚。脉细数,舌红少津。诊为肝阴虚损,肺燥生风,治以三豆汤加滋肝润燥之品。

处方:淡豆豉15克,黑豆20克,绿豆30克,枸杞子15克,山茱萸15克,乌梅30克,竹茹6克。冰糖少许为引。

二诊:上方服后,潮热及手足心灼热已止。嘱仍用原方,每周服2~3剂,继续调治以巩固疗效。

例七

李某,女,41岁。潮热,失眠。动则自汗,手足心灼热已1年余。西医诊断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遂转服中药,察其脉细数、舌润无苔。诊为心阴虚损,肝阴不足。用三豆汤合生脉散加味。

处方:扁豆15克,黑豆20克,绿豆30克,太子参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山茱萸15克,橘络6克,乌梅15克,冰糖少许为引。

二诊:上方服10余剂后,汗止,潮热退,且能安睡。嘱患者可以守方间断服用,以巩固疗效。

三豆饮功效:

(1)三豆饮,性偏凉,可润养肝木,止疏泄,益阴,益津液,可清热解毒,健脾滋肾。本身湿气重的人,长期用会增加湿滞。

(2)三豆饮,调木气,清热,益中气。治温病发烧,此发烧非受凉,非受热,是无表证的发烧。可治长期不明原因的代烧不退,或不明原因的发烧。脾胃寒湿重者,不要过量饮用三豆饮。

(3)春天,发低烧,头有点晕,只发烧,无其他症状,为春天的温病发烧,可用三豆饮。

(4)治风咳,白天轻,夜里重。比如说吃了虾,螃蟹之类的海产品后咳嗽,可用三豆饮。

(5)秋天口鼻干燥时,可用三豆饮。

(6)如果用来治疗痘痘,可把三豆中的黄豆改为红豆。

红豆

最近比较流行咳嗽流感,也是可以煲三豆饮来喝,或者就单独煲黄豆浓汤来喝,她是一个大补双天的食材。

同时如果想作为预防流感等疾病,可以用三豆乌梅饮;去买黄豆,黑豆,绿豆各一把,药店买乌梅,7个左右,加适量白糖,一起煲水喝,全家都可以喝,水开小火煲25分钟,豆子不要开花。

孩子发烧是每个家长都特别着急的事情,往往看到医院打针输液,其实这样是很危险的,因为人体每一次的发烧都是加快新陈代谢。发烧是很好的现象!它是你的身体与体内的毒素产生对抗从而产生的一种症状!是症状而不是病!如果烧的不是很严重,这个时候一定不要打针或吃药,因为你的身体正在用高温杀死你体内的病毒!

如果发烧比较严重了,那么就试试这个三豆饮吧,退烧效果非常好。

注意,三豆一草汤只喝汤,别吃豆,吃豆容易肝胀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xfchina.com/jbtx/115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