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酒渣鼻 >> 疾病危害>> >> 海鸥照相机的记忆

海鸥照相机的记忆

文章来源:酒渣鼻   发布时间:2021-11-14 18:42:12   点击数:
 北京儿童医院青春痘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609/9044587.html

有网友在后台留言,说起想要了解海鸥照相机厂的历史。对于80前的摄影爱好者们来说,海鸥照相机当年在上海滩可是必备的时髦货。

在你的记忆中,有过通宵排队买相机的场景吗?作为中国最早的自主相机品牌,海鸥为无数家庭留下了珍贵的记忆,至今仍是许多50后、60后乃至80后心中风靡了整一个时代的经典。

据载,中国照相机工业真正意义上的起步是在年。从这一年开始到年,在国家支持和总路线、大跃进的鼓舞下,全国各地照相机工厂开始了诞生的进程,有如雨后春笋般地一一出现了。

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重庆……相继建立了照相机厂,用了四年的时间启动了我国的相机工业。“海鸥”就是上海的代表,他也一同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与崛起。

“海鸥”的诞生

我们照相机应该是58年开始搞的。德国莱卡3B型号是年出来,我们是58年开始做,比他们晚了20多年。但是我们一起步就到这个水平了。

当时,北京、天津都有照相机厂很简单的照相机,而上海作为工业大城市,不能生产照相机,觉得落在人家后面,太说不过去了,所以要搞就搞得好一点,起步高一点,就搞了徕卡。刚开始时在南京路、四川路拐角上有叫惠罗公司公司,六楼有一个小阁楼,搞几个金工的老师傅敲敲打打。

——孙晶璋,年正式进厂

原上海照相机总厂总工程师

南京路四川路口的惠罗公司,也是第一架上海牌照相机诞生地

年,肩负着发展民族照相机工业的使命,海鸥相机厂的前身上海照相机厂成立,是由几个个体作坊合并的合作社逐步发展起来的照相机专业生产厂家,当时的名称是上海五一照相机厂。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的国防、公安、新闻、医疗、科研、体育等领域急需国产的高级单反相机。在工业基础力量相当薄弱的情况下,上海照相机厂临危受命,在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高级单反相机——上海DF-7型。

年,为适应出口的需要,当时的上海牌照相机正式改用海鸥牌注册商标,寓意“飞向世界”的美好前景。自此,这只“海鸥”正式诞生并飞出上海,一度成为中国照相机工业的标杆。

上海照相机总厂原址

多年间,海鸥伴随中国的发展“上天入地”:曾伴随着我国的人造卫星遨游太空;曾陪同我国第一位女登山队员潘多攀登珠峰;曾远渡重洋参与南极科学考察;曾记录了我国首枚原子弹爆炸的壮观景象;也曾无数次陪伴我国领导人出席外事活动,留下珍贵的历史瞬间。

“海鸥”的发展

建国之初,上海市在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时,要求把包括照相机在内的几个轻工产品搞出来。到年头,全部自制的第一架“上海牌58-Ⅰ型”35mm平视取景照相机诞生,当时《解放日报》对此还做了专门报道。

以此为起点,上海照相机工业进入了有计划的建厂阶段。年3月,上海照相机厂在延安西路号宣告成立。在这整一年内,共试制成:58-Ⅰ型、58-Ⅱ型35mm小型照相机两种,58-Ⅲ型折叠式照相机、58-Ⅳ型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及S-Ⅰ型小型曝光表。

上海58-I型

上海58-II型

随后,59-Ⅰ型35mm框式取景照相机、上照一分厂的三脚架、S-Ⅱ型小型曝光表、上照二分厂的型、型折叠式照相机等等,都陆陆续续试制、改型、再投产。

年时,上海第二照相机厂(原上海照相机厂第二分厂)试制出了国产折叠相机中技术指标最高的“上海”相机,装备了双像调焦装置和曝光指数参照表,可以利用指数调节方式来设定曝光量,此外还增加了可控式重拍装置,在需要多次曝光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强制方式取消防重拍模式。

由于随后国家提出不准以地名命名照相机以及指定今后上海生产的照相机都以“海鸥”定名,所以“上海”遂改名为大名鼎鼎的“海鸥”了。(我国照相机仍然在飞的“两鸟”之一)该机持续生产到了上世纪80年代。当然,同一时期还有由于同样原因出现的“海鸥-IV”型双反相机,是日后“海鸥-IV”系列产品的奠基型机种。

江泽民为海鸥题词——海鸥展翅,飞向世界

70年代后,海鸥渐渐走向它最辉煌的时代。年,时任上海市长的江泽民同志到厂视察并亲笔题词。同年,海鸥KJ型照相机完成最后一批装配,并停止生产。市轻工业局发文同意组建“上海海鸥照相机公司”,公司由上海照相机总厂、上海照相机三厂、上海照相器材二厂、上海有色光学玻璃厂合并组成。

在海鸥的鼎盛时期,员工高达多人,年产值超10亿元,培育了包括张艺谋在内的一批忠实粉丝。直至年海鸥整机全部停产,共生产照相机万台。

上海牌4型照相机及海鸥胶卷广告

“海鸥”的经典机型

曾几何时,海鸥就是照相机的代名词,也是身份与时尚的象征。为购买海鸥相机,人们曾彻夜排队,海鸥4型、海鸥DF型等一批经典相机陆续涌现,造就了上世纪70、80年代的“海鸥盛世”,某些机型更曾一度被海外收藏家视作珍宝。

海鸥相机曾经很流行

看看你曾经用过哪一款?当然,这也同时暴露了你的年龄。

年上海照相机厂生产的“上海58-I型”相机,在我国照相机发展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地位,“上海58-I型”的出现,标志着新我国相机生产走向正规,也是第一批工业化生产的照相机。而“上海58-II型”由于是完全仿制德国“莱卡Ⅲb型”,制作上也极为精致,被戏称为莱卡的上海版,产量约在多架。

▲上海58-I型

“上海58-I型”采用了伸缩镜头,口径为1:3.5,焦距50毫米,镜座介面为M39×1,独立快/慢门调节盘,快门调速范围1/30-1/秒,有分立式调焦装置和外接取景器插座,莱卡结构的拨起式回卷手轮。

▲上海58-II

“上海58-II型”采用50毫米焦距、通光孔径为1:3.5三片三组式正光镜组,可拆卸镜头,快门速度范围1-1/、T门、B门,十级调速。1/20秒以上的速度由快门调节盘调节;1/20秒以下须先将高速速盘对准1~1/20秒的位置,然后调节慢速度调节钮。

▲上海IV型

“上海IV型”以著名的罗莱双反相机为蓝本仿制,双镜头反光相机拥有一对焦距均为75毫米的镜头,分別用来取景和摄影,相机速度范围为1-1/秒、B门,设有自拍和闪光同步介面,自动停片装置等等。

▲海鸥

海鸥型照相机最大的特点是小巧、方便携带,采用3片3组75毫米焦距f/3.5柯克镜头,直观式光学取景器,附有双影重叠式自动测距仪,速度范围1-1/秒、B门,有防止重拍装置。

▲海鸥IV

“海鸥IV型”是海鸥双反家族的最基本型号,完全来源于“上海IV型”。除了牌子改了,主要变化就是“名头”上的牌由镶嵌式改为铭牌浇注式(整个海鸥家族都是)。到七十年代这种相机基本停产了,在海鸥家族中属于产量比较少的一种。配置与海鸥基本相同。

东风

国产东风单反相机,“东风”是上海照相机二厂的产品,仿瑞典的“哈苏”制造。“东风”相机配有4/50广角、2.8/80标焦和4/中焦三个专用镜头,最高标称速度达1/秒。

在4年1月时,历经了停产的海鸥重出江湖,推出两款高端数码照相机CF和CK20。不久在同年8月,上海海鸥又推出高端数码相机CM9、CK10,似在狼烟四起的高端数码相机领域,为国货力争一席之地。

老牌国货相机是回来了,可曾经攥着海鸥相机把玩得爱不释手的心情还能回来么?

部分图片来自太平洋电脑网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xfchina.com/jbwh/122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