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脸上出现红色的痘痘时,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痤疮。的确,在以红色痘痘为表现的皮肤疾病中,痤疮更为常见。不过,除了痤疮之外,有些其他皮肤问题也有类似的症状。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种比较特殊的痘痘
颜面播散性粟粒样狼疮1.定义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是一种少见的以红褐色丘疹、结节为基本损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中青年患者的面部,尤以眼睑周围区域最为常见。
2.临床表现
?本病一般好发于20~40岁的中青年,且以男性居多。
?皮损多以粟粒至绿豆大的红褐色丘疹、结节为基本损害,并略高于皮肤呈半球形或扁平型。结节呈淡红色或浅褐色,表面光滑,质地柔软,用玻璃片压诊可呈苹果酱色,多对称分布。
?好发于颜面部,尤以颊部、鼻部、下眼睑等处最为常见。结节可分批出现,也可孤立散发,还可集簇发生,通常无自觉症状。
?该病的病程较长,结节往往持续数月至数年,少数患者皮损可自发性消退,但消退后常会留有萎缩性凹陷性瘢痕,愈后一般不复发。
颜面播散性粟粒样狼疮3.皮肤镜
皮肤镜下具有毛囊角栓、线状和发夹状血管的特异性表现,有助于本病的鉴别诊断。
镜下4.组织病理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可分为3个阶段:早期、中期和晚期。
早期的主要特征是血管及毛囊周围的淋巴细胞及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中期根据肉芽肿反应分为4期:结核样肉芽肿反应期,结核病样肉芽肿嗜中性粒细胞浸润期,结核样肉芽肿伴干酪样坏死期,混合的结核样肉芽肿反应期;
晚期主要表现为特征性的大范围毛囊周围纤维化伴有混合炎性细胞浸润。
与痤疮相比痤疮:痤疮最常出现在面、颈、胸、肩或背部,程度可轻可重粉刺、炎性丘疹、脓疱是常见皮损,严重者可出现结节、囊肿和脓肿。
与痤疮相比,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不会有粉刺症状,而且它好发于下眼睑缘,这一点也可以帮助辨别。
与酒渣鼻子相比酒渣鼻:鼻及面部中央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常伴丘疹、脓疱、鼻部软组织增生。
与玫瑰痤疮相比,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通常不伴有屏障功能受损,早期是没有红血丝和发红症状的。
扫下方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