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酒渣鼻 >> 治疗方法>> >> 一壶茶,浅煮人生

一壶茶,浅煮人生

文章来源:酒渣鼻   发布时间:2017-9-6 15:32:40   点击数:
 鸡年

陈以国

(ID:sxyscyg)

曾任辽宁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院长

国家二级教授

辽宁省名师

辽宁省名医

沈阳市优秀名医

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辽宁省针灸学会名誉会长

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

国际传统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

中华传统医学会高级顾问

享国务院特殊津贴

针药并举治疗内科疑难杂病

尤失眠、耳鸣、面瘫、颈椎病效佳

出诊时间及地点:

每周一上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燕山路和白龙江街交汇)4诊室坐诊半天。

每周二、周四上午于辽宁中医院(辽宁省中医研究院)三楼国医堂专家门诊十一诊室坐诊半天。

每周三上午于辽医院六楼专家门诊坐诊半天。

学余思

(16)

几千年来,中国人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共度了无数个春秋。喝茶是一种享受,令人心情舒畅,交流更加流利;喝茶也是一种思考,在品味遐想中回归自我,在茶叶苦涩香郁的滋味中,感悟人生沉浮。人生如茶,茶如人生,奔腾、起落、绽放香醇。

茶韵

张婉

茶,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之一,《茶经》云:“茶者,发之神农氏,起于周鲁公”。饮茶的正式记载见于汉代,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就曾发现一箱茶叶,古人认为茶能醒脑益智,升清降浊,解酒消食,疏通经络,唐朝时就形成了“贡茶”制度,中国人更是有“以茶待客”的习俗。

国人“品茶”与“喝茶”是大有区别的。“品茶”,不仅品评、鉴赏茶的品质口感,还重视冲泡茶叶精细的操作艺术和品茗的过程体味到的美好,即对茶艺的享受,自古文人墨客,不乏以茶为旨,题写佳作,道出和谐、清幽的茶文化;“喝茶”,注重茶的物质功能,消食,醒神,解暑等等,因时因地因人,择不同茶而饮,取其不同功效而用。

品茶,这等赋予深厚文化的雅事,也许不是人人时时会去做的,但喝茶确是常常伴我们生活之中的。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饮茶的习惯已久,茶品种类繁多,春日万物复苏,阳气始发,花茶芳香辛散,助体内寒邪发散,易体内阳气应春而生发,令人神清气爽,可消“春困”;夏日炎炎,蒸耗津液,易伤暑湿,绿茶性寒,最能祛火,生津止渴,消食化痰;秋日气候干燥,易饮青茶,即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既有绿茶清香,又赋红茶滋味,不寒不热,能润能清,助机体适应秋季环境变化;冬日阳气渐弱,主收藏,红茶甘温,可养阳气,生热暖腹,且红茶乃全发酵茶,可助消化,祛油腻。除此之外,“凉茶”等满赋智慧与历史的药茶也深受百姓喜爱,但是此等茶品从选材到制备,都有严格的要求,下面收集几款药食同源的常用茶品,便于取材,制备简便。

北方的冬季,寒风呼啸,滴水成冰,每逢受风冒寒,取茶叶少许,生姜几片,以水煎煮,可发汗解表,温肺止咳,对流感、伤寒、咳嗽等均有防治效果。

恰逢新春佳节,家人朋友团聚,每日海味山珍,难免易生食积,取山楂几颗,加水煎煮,可加入茶叶适量冲泡,帮助消化。《本草纲目》载山楂“化饮食,消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长期饮用,可降脂、减肥,对高血压、冠心病及肥胖症均有一定疗效。

冲好的茶叶,待水温后,加入适量蜂蜜,制成蜂蜜茶,可止渴养血、润肺益肾,适合咽炎、脾胃不和、便秘者饮用。茶叶5克,加入掰开的红枣6-10粒,水煎煮或开水冲泡,健脾补虚最宜,尤适小儿夜尿,不思饮食,皮肤瘙痒等证。金银花开水冲泡,可清热解毒,防暑止渴,对暑天发热、疖痈、肠炎有效。菊花开水冲泡,饮之有清肝明目之功,主治肝经风热头痛、目赤肿痛和高血压等症,《本经》言“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松萝茶是我国著名药用茶,《本经逢原》记载:“徽州松萝,专于化食”,有消积滞、祛油腻、清火、下气、降痰之功效,久饮还可治顽疮及坏血症。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茶、中药材,皆取之于我中华国土上自然之馈赠,凝聚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融入了上下五千年灿烂文化,作为中华儿女,理应深入学习了解。值此新春佳节,传统盛大节日之际,以此对中华瑰宝致敬,愿我们的传统文化瑰宝—中医传承、振兴、光大。

药食同源之茶疗

沈宇平

茶即是“人在草木间”,草木如诗,美人如织,天人合一,自然之道也。

相传,在年以前,神农氏具有特异功能,能透视身体,观察各种药材在身体中的变化。有一天,他在森林中尝遍百草,时觉口渴,便在一棵野茶树下烧水,微风吹过,野茶树上的叶子飘落到即开的水中,煮开后的水色微黄,神农氏将其喝入口中,发现胃肠道的蠕动加快,且自觉顿时神清气爽,由此茶便被发现了。

追溯到远古,人们并不喝茶,而是嚼茶,随着时代的变迁,慢慢改进了其食用。唐代“茶圣”陆羽最善茶道,他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可见茶闻名于世是人们借助茶立身正德的需求所致。

茶是人们立身正德的借助品,同时也与中医关系密切,这主要源自上述神农氏的传说。唐代始有“茶药”一词,宋代更有“茶,即药也”的论断。《唐本草》说:“茶味甘苦,微寒无毒,去痰热,消宿食,利小便”。另外,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列出了许多以茶治各种疾病的验方。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茶的药效有详细的阐述,他认为,茶性苦寒,属饮中乏阴,主沉主降,最宜去火。火为百病,若火降则上清,病愈。火有五种,总分虚实。若人年轻力壮脾胃强健,则多心肺脾胃之火,故与茶相宜。温热饮之可使火因寒气而下降,茶又能借火气而升散,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清气爽,不昏不睡。饮茶虽有如此好处,若人虚寒血弱,长久服用却易导致脾胃恶寒,元气损伤,土不制水,则易导致痰饮、痞胀、痿痹、黄瘦、呕逆、腹痛等内伤之病。老百姓日常多用,有时并不考虑利弊,而妇妪受害更多。其实这也说明茶有治病防病的功效,不可滥用。

中国茶主要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黑茶、黄茶六种,总的来说皆有不同程度的提神、抗衰老、抗癌等功效,但细究其使用,仍有差异。若想懂得养生,懂得茶疗则需懂得选择适合自己个人体质的茶类。

其中红茶最早源自福建武夷山,属全发酵茶类,在加工过程中,茶多酚的含量减少了90%以上,可以生津清热,提神醒脑,解毒利尿,而中医上说红茶性热,是冬季较为理想的饮品。

而绿茶则是未经发酵的茶类,对比发酵茶,保留了较多的茶多酚、儿茶素等天然成分,因此其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绿茶适合大部分人群饮用,但因其性寒,降火之力较强,故孕妇或经期妇女则应慎用。

黄茶属于轻发酵茶,其制作工艺及功效均近似与绿茶。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首创于雍正年间,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降脂作用较其他茶类更为突出,适合饮食油腻及胆固醇偏高等肥胖人群服用,但因其含有较多咖啡碱成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失眠患者不宜睡前服用。

白茶属于微发酵茶,其性清凉,清热降火功效较为突出,较绿茶的寒性更为缓和。胃热之人可空腹饮用,而胃寒之人则饭后饮用。但其含咖啡碱成分较多,同样失眠患者不宜睡前服用。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其降血糖的药理作用较其他茶类更为突出,对主食牛、羊肉和奶酪,饮食中缺少蔬菜和水果的西北地区的居民而言,长期饮用湖南黑茶,是他们人体必需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同时,黑茶也是糖尿病患者最宜服用的茶类。

茶的种类繁多,除了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不同功效外,还可根据个人品茶的口感选择。一般先从普通茶类品起,慢慢选择更为名贵的茶类,若饮茶时觉得口腔后部微微清凉,口中唾液增多,则为适合自己使用的茶类。

新春佳节,饭后泡上一盏适合自己的茶,与众多亲朋好友聚首,闲聊愉悦之事,岂不快哉!祝愿各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茶,享受茶带来的美好的生活!新的一年,顺心如意!

品茗茶香,饮之有道

荆晴晴

我国是茶的故乡,最初是作为药物使用,相传早在年前的周朝,祖先便采摘茶叶煎汁治病。《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经历数千年的发展,逐渐成为食材和饮料。我国茶宴始于三国时期,吴主孙皓在酒宴中喜欢灌酒,宠臣韦却不会饮酒,孙便密赐茶代酒,这就是以茶代酒的出典。

茶的种类多样,按照茶质特点和外形,可以将茶分为红茶、绿茶、黄茶、青茶、白茶、黑茶六类。绿茶、黄茶、白茶、青茶这类不发酵或微发酵茶,提气,性凉,寒胃,上虚火,气往上走;红茶属于发酵茶,顺气,性温,暖胃,气上行;黑茶性温,暖胃,下气。此外,还有花茶。伴随着中医药的发展,茶饮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今,茶饮更是一种文化。茶的保健作用甚多,诸如提神益智,消除疲劳,清热降火,生津止渴,消食和胃,醒酒解毒,杀菌消炎,抗癌,预防龋齿等等。民间茶疗谚语:“投茶有序,先茶后汤。神农遇毒,得茶而解。壶中日月,养性延年,苦茶久饮,可以益思,夏季宜饮绿,冬季宜饮红,春秋两季宜饮花。冬饮可御寒,夏饮去暑烦。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百病之药。姜茶治痢,糖茶和胃。菊花茶明目。酒后茶解毒,饭后茶消食,午后茶助精神。”精辟论述了茶强身健体的作用,以及因时饮茶。除了上述共同的作用外,每种茶各有所长,适宜的人群亦不同,具体言之如下:

1、绿茶:是不发酵茶,在所有茶中,维生素种类最多、含量最丰富,科学已证明其具有抗氧化、抗辐射、抗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保健作用。与其他茶相比,抗癌作用较好。绿茶性微寒,故胃寒的人不宜饮用,而平素易上火,体壮身热的燥热体质者宜饮用。

2、白茶:白茶是微发酵茶,为茶中珍品,具有三抗(即抗氧化、抗辐射、抗癌)、三降(即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去暑解毒、保肝明目的作用,尤其对烟酒过多、食油腻过多、肝火过旺引起的身体不适具有灵妙的保健作用,白茶炖冰糖可以治牙痛、便秘以及水土不服等疾病,陈年白茶可以用来治疗小儿麻疹发烧,其效堪比抗生素。白茶宜常饮,不宜间断,每日不超过5g。

3、青茶(即乌龙茶):为半发酵茶,其品质特征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传统经验为隔年的青茶具有治感冒、助消化的作用,现代医学证明其具有降血脂、抗过敏、延缓衰老、保护肝细胞、改善听力等作用。与其他茶相比,其减肥降脂、防癌、抗衰老效果较好。但饮用乌龙茶有三忌,一不可空腹饮,否则会出现饥饿、头晕欲吐的“茶醉”现象;二不可睡前饮,否则难以入睡;三不可饮冷茶,否则对胃不利。

4、红茶:为全发酵茶,最养心,具有抗癌、抗心血管疾病、暖胃、助消化的作用,陈年的红茶可用于治疗或缓解哮喘病。与其他茶相比,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较好。红茶性温,有暖胃的作用,虚寒体质者以及老年人宜饮用。

5、黄茶:为沤茶,在沤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消化酶,因而具有助消化的作用,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者都可饮之,对防治食道癌有明显的功效,其对防癌、抗癌、杀菌、消炎有特殊的效果。

6、黑茶:为后发酵的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丰富的茶多糖,在降脂、降糖、降压、减肥、预防心血管疾病以及抗癌等方面有显著功效。陈年黑茶对慢性肠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此外黑茶还可助消化,除腹胀,黑茶汁有去屑止痒护发的作用,黑茶泡脚能够缓解疲劳、除臭抑菌。其性温,适合虚寒体质的人。

7、花茶:种类繁多,功效各异,花茶不仅仍有茶的功效,花香也有药理作用,对慢性肝炎和肠道疾病有防治功效,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改善高血压以及心肌梗死的症状,长期饮用,有祛斑、明目、排毒养颜、调节内分泌功能等功效,然而有些花可以入药,不可长期大量随意饮用。

饮茶之因时制宜

春天宜饮绿茶、白茶、花茶:绿茶、白茶甘凉而兼青香辛散之气,气往上行,有助于促进体内阳气的生发,散发冬季寒邪,缓解春困。

夏天宜饮白茶、绿茶:夏季炎热,白茶、绿茶性寒,可清热解暑,生津止渴,消食化痰,防辐射,降血脂、防血管硬化的功能。

秋天宜饮青茶:秋季干燥,青茶的属性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不寒不热,气往上行,具有润肤、润喉、清除体内积热的作用。

冬天宜饮红茶、黑茶:冬季当御寒保暖,红茶性甘温,气往上行,可生热护阳,增强人体的御寒能力;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具有多重属性,饮用方法不同,则属性不同,热饮则性温,具有顺气消脂,祛酒毒肉毒的作用,对高血糖、高血脂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知晓了喝茶的这么多益处,是不是迫不及待的要为自己准备适合自己的茶了呢?别急,喝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浓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茶碱等成分,对人体有强刺激作用,故不要喝浓茶;

②鞣酸能与铁结合,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故贫血者不宜饮茶;

③饭后不能立即喝茶,一是鞣酸能够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易消化的鞣酸蛋白,且会使肠蠕动减慢,尤其食肉后不可喝大量浓茶,且大便干结者亦不可喝浓茶;二是饭后立即喝茶会稀释胃液,影响消化;可在餐后1小时喝茶;

④空腹不可喝茶,空腹喝茶可能会引起“茶醉”现象;

⑤服用一些药物不宜用茶水送服,如土茯苓、镇静催眠类药物、酶制剂等,且睡前不宜饮茶;

⑥茶能够促进胃酸分泌,且茶中的咖啡碱对溃疡面有刺激,故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不可饮茶;

⑦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的妇女尽量避免喝茶;

⑧忌喝久泡的茶,久泡的茶中维生素遭到破坏,且会积聚较多的咖啡因。

饮茶当恰如其分,才能达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作用。

中医体质学说与养生代茶饮

胡煜

体质学说始于《黄帝内经》,其《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但凡体生疾病者,究其根本即为阴阳失衡。中医体质学研究的是人类体质与健康、疾病关系的问题,体质学运用中医学的理论,通过辨析个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特点,依据收集到的个人的"望、闻、问、切"四诊信息最终可以得出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四诊特征来辨别体质的类型,进行疾病诊治、判定转归和预后和指导日常养生和情志调摄。以下简述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一届中医体质学年会按照体质分型所推荐的驻颜养生代茶饮。

1.阴虚体质:表现为口干,潮热或烘热汗出,舌红少苔或无苔。形体多见瘦长,瘦小,颈细长;面色多偏红或见颧红,鼻咽干燥,口唇干燥焦裂。眼干,视物昏花;或有脱发;大便偏干或秘结,小便短赤;脉弦或细数。

茶点及代茶饮:

石斛冰糖茶:石斛15克,冰糖适量,沸水冲泡。

杞子百合茶:枸杞15克,百合lO克,沸水冲泡。

麦门冬茶:麦门冬、天门冬各20克,煎汤代茶。

2.阳虚体质:表现为形寒怕冷、尿清长,舌质淡或浮胖娇嫩,边有齿痕,苔白;形体肥胖,面白少华;毛发易落;鼻头冷或色微青;眼袋、浮肿、手足不温,倦怠怕冷,性欲减退;喜食热物,大便稀溏:脉沉细无力。人体阳气损伤亦由先天或年老阳气衰弱,药物或贪食冷饮过多所致。

茶点及代茶饮:

胡椒茶:胡椒1.5克,红糖15克,茶叶3克,每日一剂,早晚沸水冲服。

菟丝子茶:菟丝子15克,研碎包入纱布袋中,开水冲服。

红枣附子茶:红枣lO枚,制附子6克,蜂蜜适量。红枣、附子同煮,调入蜂蜜,趁热饮用。

3.阳盛体质:表现为便秘口苦,舌红苔黄或黄腻。面色偏红;肌肤灼热:神烦躁动;声高息粗;食欲旺盛、口臭;脉弦滑实数。禀赋阳盛,贪食辛辣烟酒,阳热内亢造成便秘、口臭、青春痘、脂溢性皮炎、肥胖等。

茶点及代茶饮:野菊花5克,沸水泡服。淡竹叶6克,陈皮3克,泡水饮用。蛇舌草15克,沸水泡服。红萝卜荸荠饮:红萝卜克,荸荠克,榨汁常服。双花茶:金银花5克,杭白菊5克,沸水冲泡饮用。

4.气虚体质:表现为乏力,易疲劳,舌淡红,或边有齿印。面色苍白或偏黄,或见皮肤油腻;毛发不华;胞睑肿胀:食少不化,便秘,或便溏,便后不爽,或有尿多;脉虚缓。烦劳过度,长期营养不良,病后产后失于调养,造成皮肤毛发干枯,眼袋,肥胖或乳房萎缩。

茶点及代茶饮:

荔枝红茶:荔枝干肉25克,红枣5枚,沸水冲泡,每日一剂。

姜枣茶:生姜10克,红枣10枚,沸水冲泡。每日一剂。

参芪茶:生晒参3克,黄芪3克,沸水冲泡,经常服用。

5.气虚痰湿体质:表现为肥胖、气短、舌胖苔厚腻,脉滑。喉中痰鸣、能食善睡、肢体沉重,容易疲劳。长期饮食不节,贪食肥甘油腻或熬夜,不喜运动,造成肥胖、脱发、眼袋、浮肿、青春痘。

茶点及代茶饮:

白萝卜茶:白萝卜克,茶叶5克,食盐少许。茶叶沸水冲泡取汁,白萝卜煮烂后加食盐调味,倒入茶汁即成。

扁豆山药茶:白扁豆、山药各20克,白糖适量。先将扁豆炒至黄色,捣碎,山药切片,两者一起煎汤取汁,代茶频饮。

萝卜姜汁茶:萝卜生姜捣汁,红糖调味,代茶饮。

6.血虚体质:表现为口唇色淡无华,爪甲毛发干桔不荣,失眠心悸,头昏眼花,舌淡苔白。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多见干性皮肤;目眦淡白,目精无神,或目干涩时痒;食欲不振,纳后腹胀,大便不调;脉细。多次流产、刮宫、失血、崩漏、体质虚弱使血虚失于调养,造成消瘦、脱发、失眠、黑眼圈、皱纹、乳房萎缩。

茶点及代茶饮:

黄精绿豆茶:黄精30克,绿豆60克,冰糖适量。加水文火共煮,炖至绿豆熟透即成。代茶饮汤,食黄精、绿豆。

当归白芍茶:当归10克,白芍15克,红枣5枚,同煮。

龙眼红枣茶:龙眼肉5克,红枣克,白糖适量。先将龙眼、红枣加水煮至熟烂,再加入白糖煮沸即成。

桑椹枸杞茶:桑椹30克,枸杞子15克,沸水冲泡。

7.血瘀体质表现为面色晦暗或青紫,舌暗红、有瘀点、瘀斑。肌肤甲错,黄褐斑,酒渣鼻或白癜风,眼眶暗黑;头发脱落;脉涩。长期精神压力,焦虑,缺乏运动,贪食冷饮,血运不畅,留滞成瘀造成脱发、失眠、黑眼圈、肥胖、黄褐斑。

茶点及代茶饮:

丹参茶:丹参10克,绿茶5克。丹参研成粗末,与茶叶一起用沸水冲泡。

赤芍月季花茶:月季花lO克,益母草15克,赤芍12克,香附lO克,水煎服。

红花姜糖茶:红花10克,生姜3片,红糖适量,水煎代茶饮。

玫瑰红糖茶:玫瑰花6克,红糖15克,玫瑰花水煎取汁,调入红糖,每日2次服用。

科学研究表明,酸性体质容易生病,而弱碱性体质能预防疾病。茶叶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强碱性食物。喝茶有利于调节人体内的酸碱平衡。可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同,因此需要适量、适度、适合的饮茶。希望本期的文章能为您在选茶,喝茶上带来帮助。

公告通知

春节后恢复出诊第一周时间地点分别为:

2月13日(正月十七)

辽宁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2月14日和2月16日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三楼国医堂

2月15日

辽医院六楼国医堂

请您酌情安排就诊时间和地点,调整服药疗程,为春节期间休诊给您带来不便深表歉意,祝您春节阖家欢乐,幸福安康!

感谢您对陈以国教授及其学生多年的支持和鼓励,适心医事(ID:sxyscyg)公众平台在新的一年也将持续推送陈以国教授及其师门学生随诊感想,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弘扬国粹,惠泽民众。

长按上图识别







































白癜风症状图片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xfchina.com/zlff/63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