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血管瘤
血管瘤,80%的血管瘤都属于先天性的,是由胚胎期间成血管细胞增生而形成的,常见于皮肤和软组织内的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活跃的内皮样胚芽向邻近组织侵入,形成内皮样条索,经管化后与遗留下的血管相连而形成血管瘤,瘤内血管自成系统,不与周围血管相连。而且大部分发生在颜面部皮肤、皮下组织、唇、口底等,属于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很少病变。由中胚叶的正常血管组织过度增殖所致。血管瘤好发于头、面、颈部,其次为四肢和躯干。发生率在新生儿为1.1%~2.6%,约有30%在出生时即可见到,通常在出生后2周或4周时缓慢生长,因而1岁时的发生率为10%~12%。女婴较男婴为多,比率为2~5:1,多发者占15%~30%。
血管瘤的分类
常见血管瘤的分类:婴幼儿血管瘤常分为草莓状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蔓状血管瘤等。
临床表现
血管瘤是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所致,多在出生后2~3周发现,开始仅为红色斑点,4~5个月进人快速生长期,2岁以后开始消退。
血管畸形为先天性脉管结构发育异常,内皮细胞无异常,临床表现为局部隆起或不隆起皮面的青紫色斑块,质地松软有压缩感,瘤体大小可随体位发生改变。
治疗
尽管婴幼儿血管瘤有自然消退的趋势,但有,40%一50%的血管瘤患者仍有毛细血管扩张、瘢痕形成以及上皮萎缩等美容方面的后遗症,20%左右的病例必须通过治疗来解决,尤其是颌面部血管瘤,应采取早期干预治疗。而血管畸形并不能自然消退,应予早期干预。再者,先天性血管畸形和血管瘤人群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影响其社会适应力及其学习工作。
临床治疗手段很多,包括外用药物、口服药物、激光治疗、局部药物注射治疗、放射治疗、冷冻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微创介入治疗、手术治疗。
目前,对于血管瘤激光和强脉冲光的治疗最为普遍和广泛。在众多的激光治疗中,长脉冲nm波长Nd:YAG激光与其他激光相比,能穿透更深的皮肤组织,更能对较深部位的血管瘤发挥治疗作用,具有凝固深层组织的能力。同样,对于无创宽光谱的强脉冲光,其波段较宽,穿透力较强,也能对血管瘤的治疗起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可强效作用于毛细血管中的血红蛋白,使扩张的毛细血管闭合消失,在红血丝、酒渣鼻、血管瘤、先天性血管畸形治疗中都有较好疗效。
现将我科激光治疗效果分享
临床上,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往往表现得错综复杂,甚至与多种其它疾病相伴发生。因此,在“初识”的基础上,需要找专业的医生就诊,结合辅助检查系统分析,明确诊断,进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治疗疾患,重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