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推广与传播去粉刺补气祛湿

文章来源:酒渣鼻   发布时间:2022-8-15 16:20:52   点击数:
 

一、春节期间关于起粉刺中医治疗方法

大黄、硫黄各30克,打成粉后,给病人拿回去后用凉水调敷在患处,可治疗各种鼻头粉刺、酒渣鼻、痤疮。

今天,还有一个中年妇人,瘦瘦的,鼻头有些粉刺,老师开了颠倒散。大黄、硫黄各30克,打成粉后,给病人拿回去后用凉水调敷在患处,可治疗各种鼻头粉刺、酒渣鼻、痤疮。这方出自《医宗金鉴》,老师经常用。我们称之为“颠三倒四,又寒又热。”就是说,这种病有风寒湿郁在外面,体内又有肝郁化火,这样里面郁热泄不了,外面寒湿又散不掉,所以用寒药加热药,寒热搭配,一边泄其郁热,一边散其沉寒,使气血恢复流通,粉刺就容易好。

老师还提到治疗痤疮要内外兼修,外敷颠倒散,同时还可内用枇杷清肺饮。

老师交代这个病人要戒水果,而且不能喝凉茶。可病人不解,说他就喜欢喝凉茶,喝些菊花茶后,吃辣椒也不会上火。老师说,你这是身体阳虚为底,吃热气的东西,又喝凉茶,是拿自己的身体当战场,最后会阴阳两虚的。

病人又说,那水果加热了来吃怎么样?老师说,水果加热亦是凉,菊花泡茶还是寒。寒凉之物吃多了,身体血脉便走不动,各种垃圾就会堆在那里,搬运不走,成为疾病。这痤疮很简单,放大一百倍、一千倍,其实只是垃圾的产物和堆积而已。少吃寒凉的东西,血脉能温通,就可以搬运走。

《黄帝内经》说到人身体的气血,“逢温则行,遇寒则凝”。所以,水果寒凉之物,冰冻饮料,都是应该戒口的。

二、关于过年体湿加重与肥胖问题的解决之道——补气、祛湿与减肥

第1个病人,是个开车的中年男性,矮小偏胖。老师一号脉,还没待病人说什么,老师便说你关尺脉以下偏郁,所以腰比较酸重,气郁在中焦,寸脉不足。寸脉主上焦,故你脖子后面不是很通畅,颈椎有些问题。

老师又看看病人指甲,是淡紫色的。又叫病人伸出舌头,看到舌苔中后部偏白腻。就说你这身体不单瘀,血脉走不动,而且痰湿还很重。

病人不住地点头,老师对自己的脉理还是比较有自信的。

接着老师直接叫我开《伤寒论》的苓术姜草汤和当归补血汤为底。

这苓术姜草汤又叫肾着汤,即茯苓、白术、干姜、甘草,这肾着汤就是用于形容腰肾被湿邪困住了。肾本主水,反为水湿所困,所以要把水湿化开。《伤寒论》形容这种肾为水湿所困着的状态为“腰以下如带五千钱”。

老师苍术、白术联用而且重用,因为《黄帝内经》说:“诸颈项强,皆属于湿。”

老师还说这脾主湿功能比较特别,它还向四周上下左右内外辐射出去。故肾中有湿浊,被水湿困着,也要归脾来统管。

老师把肾着汤与当归补血汤联用,就是补气与祛湿的思路。气足则水湿得以运化,扶正以祛邪也。

而病人脉道还有瘀血与气滞应该怎么办?老师又加了枳壳、桔梗、木香、丹参、葛根、桂枝这六味药,理气活血,斡旋中焦气血,以解中焦郁脉。

病人舌尖红,烦躁得很。老师又加了生牡蛎、黑豆、竹茹,把阳浮之气以及肾水往下收一收,这样病人也就不会那么烦躁了。

收下来的湿浊烦躁之气,该怎么排出去呢?当然要从肠道中排出去。正如经典所说:“万物生于土,而复归于土。”故老师最后还加了一味火麻仁,病人大便不是很通畅,下焦郁得很,这样润通肠道,不仅有利于给腰肾肠腑湿浊一条出路,而且上焦心胸烦躁之气也会因釜底抽薪而顿减。这样肠通腑畅湿浊通去,则腰肾压力顿减,而转动轻松。

拟方:茯苓30克,苍术10克,白术30克,干姜20克,炙甘草8克,黄芪30克,当归10克,枳壳15克,桔梗15克,木香30克,丹参15克,葛根30克,桂枝10克,牡蛎20克,黑豆10克,竹茹20克,火麻仁20克。3剂。

还有些病人肠积化热明显,腰腿不利,老师会重用大黄。《神农本草经》说大黄“推陈生新”,这就是以通为补的思想。邪浊祛除则正气复生。这也是张从正“邪去而正生”的攻下派思想。

为什么肾着汤能治腰痛?

老师让我们去参上病下治,后病前治,胸病治肠,腰病治腹的道理。

一旦想通,肚子是挂在腰上的,我们立马露出豁然开朗的微笑,难怪老师治肥人腰痛时常说,要除湿减肥。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xfchina.com/yszl/131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