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皮肤病外用药物的种类和使用原则

文章来源:酒渣鼻   发布时间:2017-10-1 21:29:26   点击数:
 

在小儿皮肤病的治疗中,外用药占很重要的的地位。有些小儿皮肤病仅单用外用药即可治愈。外用药物的应用,必须掌握常用外用药的性能、熟悉各种剂型,了解外用药的治疗原则等基本知识。

一常用外用药按其性能可分以下数种:

1.酊剂和醑剂:酊剂是不挥发物质的乙醇溶液;醑剂是挥发性有机物质的乙醇溶液。常用的有樟脑醑、碘酊、百部酊等。适用于慢性皮炎、瘙痒性皮肤病和皮肤癣菌病。忌用于急性炎症、糜烂渗出。干燥皲裂性皮肤也不宜使用。

2.粉剂:是由无刺激性的矿物或植物性粉末状物所组成。有干燥、保护、散热的作用。适用于没有糜烂、渗出的皮损。常用的有滑石粉、氧化锌粉、炉甘石粉、淀粉等。

3.振荡剂:也称洗剂,是不溶性药粉与水混和而成。常用的有炉甘石洗剂、复方硫磺洗剂。可用于潮红、肿胀、瘙痒而无渗出糜烂的急性皮肤损害,复方硫磺洗剂用于痤疮、酒渣鼻。有毛发的部位不宜使用,以免结成块。

4.油剂:油剂一般用植物油溶解或混入固体药物。药粉成分占30%~50%,具有润滑、保护、收敛和消炎作用,适用于急性或亚急性炎症有少量渗出者。常用的有40%氧化锌油、10%黑豆溜油。

5.乳剂:是油和水加入乳化剂而制成的一种均匀乳状膏剂,分为油包水型乳剂(称为脂)和水包油型乳剂(称为霜)。乳剂具有保护、润滑皮肤作用,且可直接涂搽于患处,不污染衣物,易于除去,无油腻感。适用于亚急性和慢性皮炎。常用的有肤轻松霜、皮康霜、恩肤霜等。

6.软膏:系以油脂类为基质,加入治疗用药物而制成的膏剂。软膏中药物成分占25%以下。常用的基质有凡士林、动物脂肪、植物油等。软膏具有保护、润滑、软化痂皮作用,且渗透性强。适用于慢性皮肤病有干燥、肥厚、浸润处。常用的有红霉素软膏、复方苯甲酸软膏、10%鱼石脂软膏。软膏可阻碍局部皮肤水分蒸发而影响散热,故不宜用于急性皮炎和湿疹。

7.糊膏:又称泥膏,是药物成分占25%~50%的软膏,其作用类似软膏,但因所含药粉较多,故有一定收敛的作用。适用于亚急性皮炎与湿疹有少量渗出时。常用的有氧化锌糊剂。糊剂的穿透性比软膏差,对深部炎症作用不大,且毛发处不宜使用。

8.溶液:是药物溶解于水而成,主要用于清洁、坐浴和湿敷。常用作湿敷的溶液为略带酸性、收敛性和杀菌性的水溶液,湿敷的面积不应超过体表面积的30%。

二正确选用剂型

不同的剂型对于皮肤损害可发挥不同的作用,直接影响治疗效果。选择剂型主要根据皮损的性质而定。

1急性炎症性皮损仅有红斑、丘疹、水疱而无糜烂渗出时可选用洗剂或粉剂;

2如炎症较重,出现糜烂渗出时则用溶液湿敷。

3亚急性炎症性皮损渗出较少时可用糊膏或油剂;

4若皮损已干燥脱屑则用乳剂较合适。

5慢性期炎症性皮损可选用软膏、硬膏、涂膜剂、乳剂、酊剂。

6单纯瘙痒而无皮损者,可用酊剂、醑剂或乳剂。

赞赏

长按







































首席权威白癜风专家
北京医院哪家治疗白癜风技术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xfchina.com/yszl/6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