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腧穴
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
上星
出《针灸甲乙经》。
穴名释义
上,上行也。星,指穴内的上行气血如星点般细小也。该穴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缓慢上蒸升。本穴物质为神庭穴传来的温热水气,在本穴为缓慢蒸升之状,上行气血如星点般细小,故名。
主治
降浊升清。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渊,鼻衄,癫狂,疟疾,热病。
取穴方法
该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穴位配伍
配合谷穴、太冲穴治头目痛;
配丘墟穴、陷谷穴治疟疾;
配大椎穴治鼻中息肉、面赤肿、口鼻出血不止;配水沟穴治癫狂;
配印堂穴、素髎穴、百会穴、迎香穴、合谷穴、曲池穴、列缺穴、支沟穴治酒渣鼻。
日常保健
流鼻血,古称鼻衄,中医认为,鼻衄的机理主要是血热气逆,由于肺、胃、肝等脏腑火热偏盛,迫血妄行。现代研究也表明,按上星穴有收缩鼻黏膜血管的作用,是治疗鼻病的要穴。
按摩方法:患者取坐姿,分开正中头发,以右手拇指按压住上星穴,右手四指自然弯曲或分开,左手扶住头部,顺时针方向按揉,频率为每分钟按~次,一般按揉2~6分钟即可见效。若出鼻血较重者,经处理仍流血不止,医院诊治。若给婴幼儿治疗,应注意其囟门是否关闭,故取穴时应准确。
云少编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