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渣鼻是一种复杂的面部皮肤病,与异常炎症和血管功能障碍有关。除了已知的触发因素外,微生物群在酒渣鼻发展和恶化中的作用继续引起人们的兴趣。
毛囊蠕形螨、幽门螺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衣原体和蠕形螨相关细菌、油性芽孢杆菌是与酒渣鼻有关的微生物。
虽然人们对酒渣鼻的病理生理学了解甚少,但抗生素在治疗酒渣鼻中的疗效表明微生物是致病因素。
皮肤中/表面的所有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和螨虫)构成皮肤微生物群,其在皮肤中起屏障和保护作用。
在正常条件下,常驻微生物和暂时微生物都是非致病性的,并且达到了平衡。如果这种平衡被改变,则会发生生态失调,并可能加重皮肤病。一酒渣鼻患者皮肤微生物群的
4个影响因素
1.患者年龄研究发现,患有酒渣鼻的白种人中老年患者(50岁及以上女性和55岁以上男性)的痤疮发生率低于年轻患者。亚洲酒渣鼻患者60岁以上的痤疮较60岁及以下的患者低。2.酒渣鼻严重程度有研究者根据酒渣鼻的严重程度检查了皮肤的微生物成分。在中度和重度酒渣鼻患者中,表皮样变占优势,重度酒渣鼻患者的alvi含量明显高于中度酒渣鼻患者。土杆菌与酒渣鼻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而与戈尔多尼亚菌、詹尼拔菌、全球菌、铁皮单胞菌、迪特齐亚菌、瓦特西耶拉菌、分枝杆菌呈正相关,经过多变量随机效应回归分析,只有土杆菌和戈登菌与酒渣鼻严重程度显著相关。3.抗生素尽管抗生素/抗疟原虫药物广泛用于控制酒渣鼻的炎性丘疹和脓疱,但很少有研究调查其对皮肤微生物群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正确解释。4.皮肤温度除微生物成分外,某些细菌的活性似乎受到面部皮肤温度的影响,酒渣鼻患者的皮肤温度高于健康受试者。在一项对比性试点研究中,从四名未经治疗的酒渣鼻患者的皮肤中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菌株被发现具有一致的β-溶血性,而从四名对照受试者的皮肤中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菌株则不具有溶血性。此外,尽管两组细菌在30°C和37°C下的生长速度相同,但从酒渣鼻患者中分离出来的细菌在37°C下产生的蛋白质范围要比在30°C下大得多。二肠道微生物群在酒渣鼻中
起作用吗?
酒渣鼻患者可能有全身性共病,包括胃肠道疾病(胃食管反流病、胃炎、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腹腔疾病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综合征),表明酒渣鼻与肠道之间存在联系。此外,肠道微生物群已被证明会影响皮肤内稳态:在肠道屏障破坏的情况下直接影响,或通过调节系统免疫或通过生成短链脂肪酸间接影响。肠道中有大量微生物构成肠道微生物群,包括出生方式、食物、年龄、压力和抗生素等多种因素可能会影响其组成,因此可能引发酒渣鼻。肠道细菌参与酒渣鼻病理生理学的机制尚未阐明。尽管研究未能证实幽门螺杆菌和酒渣鼻之间的关系,但在大多数酒渣鼻患者中已发现幽门毒力因子。
最近在两项亚洲宏基因组研究中对酒渣鼻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酒渣鼻患者中乳酸杆菌、嗜血杆菌、玫瑰杆菌和梭菌属的数量也低于对照组,而弹状杆菌、CF、双歧杆菌、八叠球菌和瘤胃球菌属的数量明显更多。
因此,在这两项研究中观察到酒渣鼻患者和健康受试者之间的差异,尽管结果不一致。需要对更多的酒渣鼻患者进行进一步研究。
由于酒渣鼻是由情绪压力诱发或加重的,大脑可能通过肠-脑-皮肤轴参与酒渣鼻(如痤疮)中皮肤和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交互作用。
由于皮肤和肠道微生物组成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食物、年龄、压力和环境,因此解释这些研究结果尤其困难。人类微生物群中也存在巨大的人际差异,这还需要进一步大研究。
撰文:医路坦克编辑:Niya仅供医生学习和交流授权和转载及爆料请联络梅斯医学管理员(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